汉冶萍公司历史上的三次变革(上)
一百多年前,中国近代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——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在长江中游的武汉、黄石地区诞生。然而,在清末民初的内忧外患中,汉冶萍公司从创办开始就历经了磨难,尽管先后进行了从官办体制到官督商办、再到商办体制的三次变革,仍然没有扭转亏损的命运,最终沉落于旧中国苦难岁月之中,今天回顾这段历史令人唏嘘不已。
19世纪70年代,清廷洋务派“自强新政”的重点由军用工业转到民用工业方面,钢铁需用量增大,引进西方新技术开发煤铁矿已成为当务之急。
1889年(光绪十五年)8月8日,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接到清廷醇亲王奕寰的命令,调任湖广总督,修建芦汉(京汉)铁路。接到任命后,作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立即上奏,言明:“铁路修造应尽量用中国材料与中国资本,故需大规模开采矿山,建立炼铁厂。”
张之洞正在踌躇之时,直隶津海关道兼直隶津海关监督的盛宣怀有事找上门来了。两人言及炼钢之事,张之洞便提到在湖北建厂没有铁矿等问题,盛宣怀说“毋急”,就将前几年李鸿章密令他勘察大冶铁矿的情况和盘托出。
早在1875年(光绪元年),盛宣怀就受命会同湖北地方官员查勘广济阳山煤矿,并在盘塘设官办的“湖北开采煤矿总局”,雇请英国工程师郭师敦查勘湖北煤铁矿,发现了大冶矿脉。盛宣怀立即查阅旧志,并将铁山所取的矿样携往宜昌进行化验,于1878年1月14日在武昌写出了第一份报告,称:“大冶县属铁矿较多,各山矿脉之大,惟铁山及铁门坎二山为最。………洵称上等佳铁,足与英美各国所产上等铁矿相提并论。”
听完盛宣怀一番话,张之洞心里顿时释然,立即致电李鸿章,决定开办大冶铁矿。接着,又在大冶王三石、明家湾及江夏的马鞍山等处勘查出煤碳。有了煤和铁矿,就开始选址建厂,最终,在汉阳大别山下选中了一狭长小平地,张之洞认为其地“南枕大别山,东临大江,北滨汉水,东与省城相对,北与汉口相对,气局宏阔,运载合宜。”
1890年底正式动工兴建,其规模之大,场面之宏,实为当时中国的一大创举。
1894年5月,汉阳铁厂竣工投产,正式升火开炼出铁。大冶铁矿也于1893年完成基建任务,同时修筑了铁山至石灰窑(均在黄石市境内)近60华里长的运矿铁道,将矿石从铁山运往石灰窑江边经长江运抵汉阳铁厂。兴国锰矿、大冶王三石煤矿、明家山、江夏马鞍山等三处煤矿亦先后建成投产。并设大冶运道矿务总局于石灰窑,石灰窑便成为中国近代工矿区之始。
然而,这家中国近代最早的钢铁企业从它呱呱坠地的时候起,就遇到了很大的挫折。一是炼焦之煤碳短缺。原以为大冶王三石煤矿煤层很厚,岂料开掘数十丈后,冒出大水来,不得不放弃。而江夏之煤,硫磺过多,也不宜熔炼。二是产品质量低劣,容易脆裂。三是成本高,销售困难,无法与外国“洋”铁竞争。表面上看是燃料和质量的问题,但技术落后与官僚体制是导致挫折的深层原因。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:当年,在建炼铁厂之时,清廷官员派刘瑞芬、薛福成到英国采办购置炼铁炉。因炉子有去磷、去硫不同的酸性炉和碱性炉两种,英国厂家提出要将大冶的铁矿石、煤焦寄厂化验,再决定购买哪一种性能的炉子适合冶炼。刘瑞芬、薛福成就把情况报告给有关官员,那位官员却骄横地说:“中国之大,何处无煤铁佳矿,但照英国所用者购办一份可也。”但是,买回的贝色麻炉不能去磷。恰恰大冶铁矿的矿石含磷,炼的铁容易脆裂,根本不能用于钢轨。
此外,再加上管理不善、贪污浪费严重,亏损甚巨。从1894年投产到1896年4月的两年时间内,共开支计银160余万两,而售货收入仅达银24,825两,亏银157万余两。
为了开办汉阳铁厂,张之洞从1890年至1896年4月,先后动用官款达5,829,629两(包括投产后亏损额)。这批巨款除由清政府拨给部分外,其余全部由张之洞东拉西凑各地方官款予以弥补。1894年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清政府在战争中耗用了巨额战费,战后又被迫向日本巨额赔款。清政府库空如洗,无力顾及新式工业的需要,加之各省又分摊着战后赔款负担,再也没有余力接济汉阳铁厂的经费。
原载于2017年11月23日《黄石日报》第五版
作者:周建华
编辑:张仙桃